项目名称| 福州朱紫坊游客中心设计
项目地点| 中国 福州 朱紫坊
项目面积| 室内426平方 户外180平方
项目甲方| 福州古厝保护开发集团有限公司
特别鸣谢| 福州市朱紫坊保护开发有限公司
设计机构| BALANCE DESIGN 平衡空间设计
设计主持| 董欣猛
设计团队| 董欣猛、陈英衍
竣工时间| 2021年5月
文案主持| 林云平
项目摄影| 夏至
时代共生:朱紫坊历史古厝中的“现代白”
历史与当代共生的“活力街区”
朱紫坊位于福州津泰路安泰河沿,旧名三桥,为唐罗城护城河之一,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居此,朱氏兄弟四人皆登仕版,朱紫盈门,故名。朱紫坊是近代“海军世家”,是萨镇冰、萨师俊、方伯谦、方莹等海军名人聚居地。
∆ 朱紫坊的历史原貌 图源网络
Δ修缮后的朱紫坊建筑图源甲方
三山脚下,两塔之间------
朱紫坊与历史古街三坊七巷隔街相望,记录着福州千年历史,承载着古城乡愁。悠长的历史让朱紫坊的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随着保护修复工作的持续推进,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正以“活力街区”的姿态回归公众的视野。该项目朱紫坊游客中心设计就以这种姿态亮相于众。
01
当代漆艺术的载体
中国是漆文化大国,福州是中国漆艺重镇,福州与中国漆艺的现当代发展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从沈绍安家族开创的近现代福州漆艺高潮,到沈福文建构的中国最早的漆学科,从改革开放中国漆画创作的勃兴,到如今漆艺作品当代手法的呈现,当代美术思潮与漆文化艺术的碰撞、交融开启了中国的漆语时代。
著名漆文化大师沈绍安的漆艺博物馆也坐落于朱紫坊的芙蓉园,芙蓉园也是目前当地保存最大完整的古典园林之一。朱紫坊的漆文化迎来了首届及第二届的国际漆艺双年展,展览以“新时代·新漆境”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、美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等9个国家的180多名艺术家及近300件艺术品参展。回顾过往、望其当下,朱紫坊在历史与当代的使命始终在谱写、延续……
接到项目之初,设计师也在思考“古厝文化街区里的游客中心一定要古色古香吗?我希望它还可以有不同的样子”,沿着街区和主干道一圈,车流马龙、阳光忽烈忽弱、主干道与周围商业街之间停满了车、五颜六色的各家商招与项目的外幕墙并肩。
这些现象让设计思考始于和周边环境的反差,不论方向的视线都能看到建筑外墙的“白”、“光影”、“行走的光束”;替代烟熏灰外墙的白色幕墙、富有层次砖瓦的马鞍墙、纵向阵列的金属管、穿梭于金属管的光柱,随着光影的移动,白色外墙呈现给路人不同的视觉享受。
在纷杂的环境中第一眼让人看到这个建筑,驻留与建筑的外广场,也是这条中心街唯一的内退广场。这就是设计想赋予它的外衣。但遗憾的是由于是历史传统保护街区,甲方与政府多次沟通,建筑外围能动的只有幕墙与马路的内退地面、墙面至今未能。